目前分類:咬文嚼字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五月二十八日的《自由時報》登了一篇報導,題為「中正湖涼亭孝親圖簡體字,遊客傻眼」。大意是說,在高雄美濃的觀光景點「中正湖」旁有座涼亭,亭中有十九面由石板雕刻而成的孝親圖。不過卻有遊客指出,其中三幅石板圖中的隸書文字卻用了大陸通用的簡體字,因而對相關單位的疏失頗有微辭。

這三個被點名的簡體字,分別是「哭竹生筍」的「筍(笋)」、「棄官尋母」的「棄(弃)」和「湧泉躍鯉」的「湧(涌)」。但報導結尾時也提到,面對民眾的質疑,身為主管機關的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回應,這三幅寫上簡體字的石板圖,用的是「明朝時使用的古字」,並非簡體字,還「特地找出教育部頒定的字典查核,希望民眾不要誤會」。

雖然看到簡體字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在長期綠色執政的高雄,突然在政府主辦的公共建設上出現了「敵國」通行的文字,不免讓人覺得有些突兀,難怪市政府要連忙請出古人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然而,到底民眾到底有沒有「誤會」呢?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去年立委選舉之前,國民黨前立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的「農舍」風波引發各界關注,她怕因此落人口實而影響選情,所以主動退出爭取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如今選舉已經落幕,執政黨順利過關,相關爭議也逐漸風平浪靜之後,趙麗雲又被馬總統提名為考試委員。在野黨當然不會忘記這其中的轉折,準備在審查考試委員提名人資格的時候,好好修理一番。

台聯的立委黃文玲問得很直接:「那你認不認為這次的提名是政治酬庸?」

趙麗雲的回答是:「酬庸的酬字是沒有問題的,但庸字是有問題的,因為庸是表示我資格不合或是我才能低劣,這點我並沒有這樣承認。」

我看到了這則新聞,不禁覺得有些愕然。趙女士(現在已經是趙委員了),顯然是把酬庸的「庸」解為「庸材」,所以才會只承認酬庸的「酬」,而不承認酬庸的「庸」。到底酬庸中所酬的,是否盡為庸材?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人問我,那個「懵懂無知」的「懵」,讀的是二聲(陽平)的「蒙」還是三聲(上聲)的「猛」?這看來簡單的問題,仔細想想還真不是那麼確定。在我們現行的漢語中,如果遇到連續兩個三聲的字在一起,前面的那一個就會改讀成二聲的音,唸起來比較沒這麼拗口。好比說「野狗」和「洗手」這兩個詞,實際上「野」發的是「椰」的音,而「洗」則發的是「席」的音。

至於「懵懂」這個詞,不管前面的懵字是二聲還是三聲,因為後面碰到了三聲的「懂」,所以最後都會讀成二聲。而偏偏除了懵懂之外,懵這個字根本很少有在別的辭彙中露臉的機會,所以它自己原本的讀音到底是什麼,倒變成一個一般人都搞不清楚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先看看教育部公布的標準答案應該就可以明白了。於是我們進入了網路上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檢索系統,把懵字打進搜尋欄,看看會跑出什麼內容來。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如果有人問濱海公路的「濱」,簡體字該怎麼寫?大部份人應該都會把右邊的「賓」改成「兵」,寫成這樣的「浜」字。這其實也不怎麼讓人意外。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時,常常看到有許多日本風味的店鋪取個「橫浜」、「浜崎」之類的名字,為求忠於原味,把原本應該寫成「濱」的中文字,改成日本通用的漢字「浜」。浜的筆畫比濱簡單,自然就應該是簡體字的寫法了吧。

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幾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去上海出差,有空時想多了解一下這個大都市,就會自己搭個公車四處晃來晃去。上海的公車和台北的一樣,車上也會有語音播報站名的服務,然而當公車開到了「肇嘉浜路」這一站時,廣播的語音卻把「浜」字讀成了「邦」,而不是想像中的「賓」。當時我覺得有些奇怪,心想也許大陸人(或是上海人)習慣把「濱」讀成「邦」,就像他們習慣把堤防的堤讀成「滴」一樣。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有建國中學的學生最近發起了「CK正名運動」。起因是在現行以漢語拼音為標準的拉丁化拼音裡,建國中學的「建國」二字是「Jianguo」,而非許多學生和校友熟悉的「Chien Kuo」,所以便有人發起了網路連署,要將建中的拉丁化拼音正名為原來的拼法。基於我自己也是建中的校友,自然對這樣的消息有些興趣,於是在Facebook上找了一下,還真的有這個活動。

既然是「正名」運動,當然要有充足的理由支持這樣的「名」比別的要合理而正統。我看了一下學弟們的發起運動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行之有年的「CK」已經成為建中學生身份認同的一部份。二、許多建中社團也以之英文譯名也冠以「CK」。三、大家已習於「CK」,不如不變。四、貿然變更傷害同學感情。五、總而言之,「CK」變「JG」的敝大於利。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新聞畫面

這個標題是前兩天電視新聞裡的一段記者旁白(圖片截取自新聞片段,完整內容請見這裡)。乍看之下有點聳動,一來是牽涉到了建國百年這樣的國家大事,二來是連「建國百年」這麼簡單的四個字都可以一下子錯三個,出錯的還是最高政府機關之一的立法院。讓人不得不對新聞的內容好奇起來。

原來是這樣的:立法院為了慶祝建國百年,舉辦了一場國會檔案回顧展。在展覽主題的招牌上,「建國百年」這四個字裡有三個字的寫法和我們平常使用的不太一樣。既然是立法院辦的展覽,記者特地訪問了兩位立法委員。其中一位直指這「建」字上多出的一點是「名家手筆的錯別字」,另一位看到「國」字裡的那個口字換了寫法,馬上批評這是「中文不及格」。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日前教育部國語委員會表示,由於在民國八十八年公布的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中,有一些字的讀音引起了諸多爭議,因此將考量各方意見再次進行修訂。其中讓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牛仔褲」的讀音了。依據現行的標準,牛仔褲的「仔」必須讀成「紫」,但是一般人日常慣用的讀法都是「宰」,而新的標準就會把「宰」這個讀音也納入其中。

作家張大春在四月十二日《蘋果日報》專欄裡的〈「國語會」敗壞國語〉一文中,主要講的也就是這件事。不過此文的主旨是在批評國語委員會的輕率與不負責任,改來改去的結果,不但讓社會大眾無所適從,有些不合理的讀音規定,背後也缺乏文化源流的支持,只是徒增困擾而已。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衛生署這次看起來又有點糗,有些該管的事情沒管好,卻管到了不該管的閒事。原本還大力闊斧地要清查下架那些不含松露的市售松露巧克力,但沒想到許多人紛紛反應,這松露巧克力之名本來就不是因為成份含有松露而來,因此又不得不倉皇收回成命。

只要翻一下書或上網找一下相關資料,其實就很容易釐清事實真相。松露巧克力是因為形似松露而得名,和是不是由松露製成並沒有關係。有自稱為吃巧克力專家的立委還指出,這是一種「國際常識」。

當然也有許多人不忘揶揄,松露巧克力沒有松露是很正常的事,難道珍珠奶茶、太陽餅、牛舌餅和獅子頭裡面,還真的會有珍珠、太陽、牛舌和獅子嗎?誰叫衛生署事前沒有搞清楚「國際常識」,面對這些指責與嘲諷也只能忍氣吞聲了。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雖然以字面上的意義來說,「好戲」和「歹戲」顯然是出於對戲台上表現的評斷,但也許由於「戲如人生」之故,現在這兩個詞早就用來形容人們生活周遭所碰到的各種現實情節。「這下有好戲可以看了」,意味著讓人感興趣的事即將發生;「歹戲拖棚」則是對於一些無聊瑣事的重複上演所產生的無奈。

至於好戲和歹戲又有什麼判斷的標準呢?著名的武俠小說家金庸曾經提到,好的創作應該要能達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或許這種標準不能適用所有類型的創作,但如果用來檢視現實生活裡上演的好戲與歹戲,應該還算是相當適合的。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國民黨立委邱毅目前最關心的事,大概就是高雄市長陳菊在九月十九日凡那比颱風當天到底去了哪裡。邱毅的言下之意,就是陳菊並沒有像自己日前招認的一樣在官邸睡覺,而是跑到了田寮去泡湯。而陳菊也回嗆邱毅的質疑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因為她不可能在水災期間通行無阻地往來高雄與田寮兩地。

我不是高雄的選民,也與已鬧上法庭的雙方非親非故,對於陳菊有沒有泡湯、有沒有說謊,實在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去了解,反倒是對於這件事是否構成「假議題」的條件感到有些好奇。近年來常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有人稱某些事是假議題,到底假議題又是什麼?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媒體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就是好打落水狗。然而如果以理性的角度來看,該打的狗就要打,不該打的狗卻也不能亂打,和有沒有落水沒有關係。

最近桃園機場常常出紕漏,一下子東西太貴,一下子漏水漏尿,自然而然成了眾矢之的。今天的晚間新聞又爆出一則:機場廁所裡的換尿布台英文標為「Baby Changing Station」,有人認為此台是用來換尿布,又不是用來換嬰兒,怎可用「baby changing」來描述?因此投訴於媒體。而由於言之者鑿鑿,媒體便馬上將之認定為「菜英文」而做了一番文章。奇怪的是,在求證的過程中,記者並沒有多請教幾位專家學者或外藉人士,反而是隨便抓幾位我國旅客來問。旅客們一時也覺得這樣的英文怪怪的,紛紛表示不以為然的立場。記者因而得證,這樣的英文確實是錯誤的。

到底這樣的描述是不是正確的?我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更不是研究相關問題的專家學者,自然不敢妄下斷語。還好手邊有些資料可供查核,網路上也可以輕易找到許多可供佐證的內容,要分辨正誤還不算太難。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電視上的氣象主播還特別提醒了一下對節氣觀念越來越淡薄的現代觀眾。他把這處暑的處讀作四聲的「觸」。大家都知道處這個字有三聲和四聲兩個讀音,那麼在這裡到底應該是讀成「ㄔㄨˋ暑」還是「ㄔㄨˇ暑」呢?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昨天各家新聞台不約而同地出現一則新聞,宜蘭有一位風水師在門口貼了兩副奇特的對聯。其中一副雖然看似對仗工整,不過裡面卻出現幾個大部分人看都沒看過的三疊字和四疊字。所謂幾疊字意思,就是一個字是由幾個相同的字組合而成,比如森林的「森」是由三個木構成的,就是一個典型的三疊字。

這副對聯是這樣寫的:

日昍晶四個日安天下,月朋三個月朤定乾坤。

橫批是「風調雨順」。

根據這名風水師自己的說法,這副對聯有表示陰陽調和的深刻涵義。至於讀法,他說,兩個日並在一起讀「曬」,四個日疊在一起讀「心」,三個月疊在一起讀「精」,四個月疊在一起則是讀「義」。如果真是這樣念的話,這副對聯不但對仗工整,就連平仄也考慮到了。

不過我對於這幾個看來華麗而陌生的疊字還是不太明白,所以還是好奇地查了一下它們的音義。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說,現在有許多小吃店的招牌上常常出現錯字,而且時間一久,大家都快分不出孰是孰非了。新聞中舉了幾個例子,像是「滷肉」不是「魯肉」、「豆豉(音勢或恥)」不是「豆鼓」、「肉燥」不是「肉臊」。記者還訪問了玄奘大學的季旭昇教授來幫大家澄清這些文字使用上的謬誤。

新聞中所列出的這些例子當中,前兩個是毫無疑義的。「滷」是烹調食物的方法,自然不能用形容愚鈍、笨拙,或當作地名、姓氏的「魯」來取代。而「豉」則是一種用豆類製成的食品,不管是意義還是讀音,都和當作樂器的「鼓」天差地別。

不過倒底是「肉燥」還是「肉臊」,這似乎就有一點爭議了。我之前在提到做滷肉飯的一篇文章中,還特地把「肉燥」正名為「肉臊」,但是現在又有文字學的專家跳出來指出「肉燥」才是對的。看來我先前的說法也不見得沒有問題,應該需要更仔細地探討一下。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 Nov 15 Sun 2009 00:35
  • 捉刀

image

我有位原本落拓不羈的朋友,自從與現任的女友交往之後,忽然變得非常體貼起來。雖然不至於到對女友百依百順的程度,但常常自告奮勇為她做一些以前鮮少見他做過的事,即使是一些連他自己也不擅長的事。

這一天他忽然來找我,說要請我喝咖啡。如果是別人要請我喝咖啡,我一定不疑有他。但這位仁兄今日此舉實在與平常表現不大相同,讓人不得不心生狐疑起來。

「好吧,你想要什麼就說吧。」我到想看看他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一開始他還故作鎮定:「唉唷!請客還要什麼理由啊?平常大哥你對我照顧有加,偶而回報一下也是很自然的嘛!」自然才怪,他越是這麼說,就越讓人覺得其中必有蹊蹺。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image

記得有一個這樣的笑話:

***

某一個雙語幼稚園裡舉辦了一個教學成果發表會,幼童的家長們都被邀請來參加。

輪到一位小朋友上台表演才藝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台下的家長有些參與感,特別問那位小朋友:「今天你家裡有誰來啊?」

小朋友馬上大聲的說:「媽媽!」

老師接著又問:「那可以告訴我們媽媽叫什麼名字嗎?」

想不到小朋友的回答是:「ONE!TWO!THREE!」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image

這兩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不怎麼太引人注意的新聞。一位從美國嫁來台灣的媳婦在談話性的節目中提到,台灣聞名國際的鼎泰豐餐廳在菜單上的英文翻譯上也出了紕漏。原本用來提醒客人小心小籠包燙嘴的一句簡單的話「Be careful. It is hot.」,結果漏了一個「is」,變成「Be careful. It hot.」

這位美國來的媳婦看到了這個明顯的錯誤,還特地把菜單拍了下來,利用上節目的時候公開提醒一下鼎泰豐,順便也幫觀眾上了一下英文課。

她說,這樣寫的話,難道要讓看到人覺得鼎泰豐的小籠包很「性感」嗎?鼎泰豐的小籠包又沒有比別家的小籠包「性感」。

當然hot這個字除了熱、燙之外,的確也有性感的意思。只不過不管是哪一個意思,都是當成形容詞來用。既然是用作形容詞,「it hot」這樣的用法在文法上就是錯誤的;既然在文法上已經錯了,鼎泰豐的小籠包恐怕也不會從很「燙」變成很「性感」。換句話說,即使這句話的文法用對了,只要你「心存邪念」,還是可以把「It is hot.」解釋成「這個小籠包很性感」。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SC03447

比較細心的人,看到這個標題可能要指正一下。這裡「必也正名乎」後用接的應該是驚歎號,而不是問號。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子路》,子路問孔子說:「衛君正等待老師您替他處理政事,您施政的首要目標是什麼呢?」孔子的回答就是這一句簡短有力的話。用白話來說,便是「一定要先把名分搞清楚啊!」由此看來,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並沒有疑問的意思,自然不應該加上問號。然而,「乎」這個字也常當作疑問句的語尾助詞,我只是竊用了孔子的這句話,但是轉了個意思,變成「一定要把名分搞那麼清楚嗎?」希望他老人家地下有知,不要怪我隨便曲解他的意思。

前幾天看到朋友的部落格裡說到,他買了一棵小果樹回家種,這種果樹看來是一種灌木,會結紅色的小槳果。它的名字叫做「卡利撒」,可能因為果實長得有點像櫻桃,所以又有個暱稱叫做「美國櫻桃」。有熱心而經驗豐富的網友馬上指出,這種植物根本和櫻桃沒有關係,會叫做「櫻桃」恐怕只是商人在取名字上的噱頭。也許是學科學的背景使然,我最敬佩這種能把事實說明清楚而不人云亦云,並且不吝和大家分享的人。說來慚愧,雖然我喜歡種些花花草草來玩,但都屬於玩票性質,對這種號稱美國櫻桃的植物實在一無所知。為了多了解一下相關知識,立刻上網找了一下,也印證這位網友說的完全正確,這種美國櫻桃和我們熟知的櫻桃在血縁上是扯不上關係的。而且有許多明白事實的人也對它的名字被冠上櫻桃二字難以理解。

名稱常常是我們認識一種東西時的所得到的第一印象。但吊詭的是,名稱卻常常也是最容易造成混淆的原因,這個美國櫻桃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從一個角度而言,這種「形似借名」的做法的確不夠嚴謹,而且難逃魚目混珠之嫌;但或許也有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能近取譬」的方法未嘗不是讓我們認識一個陌生事物的捷徑。後一種觀念好像有一點自欺欺人的意味,但不可否認的,這樣的現象早就普遍存在,而且其中很多例子也早就被大家接受,沒有人再對他們名稱上的混淆抱持意見。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天是端午節。記得小時候那個電視還只有三台的年代,每到端午節,每個電視台播送都一定是現場直播的龍舟競賽。現在電視頻道的選擇不知比當年多了多少,但拿著遙控器轉了半天,居然沒看到任何一個電視台在轉播龍舟賽的。如果不是有放假,還真會讓人完全忘了今天就是端午節。然而,大部份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慢慢失去了它們的原先濃厚的民俗氣息,這似乎也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除了賺到一天假之外,這些節日帶給我們的意義,可能只剩下那些特殊的節日食品。過年吃年糕、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在台灣好像慢慢變成了烤肉),看來如果說飲食是我們文化的精華,還真有幾分道理,我們的民族節慶就靠這些應景食物撐場面了。只不過隨著生活形態的改變,今天不管在何時何地也都吃得到這些東西,最後只怕連這些原本屬於節慶的食物都要和節慶本身脫鉤了。

說到端午節划龍舟,大家都會想到是為了紀念屈原,甚至有人還會以為端午節本身就是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我之前在一本書上讀到一篇文章,是講到有關端午節和賽龍舟之間關係的考證,我特地把它找了出來。這文章頗有歷史,名為<<端午競渡本意考>>,作者是江紹原,早在1926年就發表了。原文篇幅頗長,也引用了一些相關文獻佐證,在此我只節略重點。首先,端午節競渡的歷史應早於屈原,如果說是當時的人們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划舟競渡,應該是一種附會之說。第二,端午競渡的起源應是古代中國南方的一種禳災祈福活動。第三,原本只是單純以舟將災禍送走的儀式,但可能因為不同地域居民的互相競爭,於是演變成競渡活動。最後,端午節之所以訂在五月,是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多落於農曆五月,而夏至是一個陰陽消長的分界,是一個不吉利的象徵,所以必須舉行某種禳災儀式。不過,作者最後也承認,他無法解釋為何划的是「龍舟」而不是別的。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委高金素梅和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的緋聞事件算是前幾個禮拜喧騰一時的新聞,男主角還因此丟了官。高金素梅在面對媒體的時候說:「這(第三者的)十字架就讓我來背吧!」我對於這些公眾人物的八卦緋聞一向興趣缺缺,但對於最近大家「搶背十字架」的風潮產生了一點想要研究的好奇心。當然近來最有名的十字架還是阿扁前總統的「台灣的十字架」,看來這一付十字架又比高金素梅的整整大上一號。到底十字架是誰在背的?為什麼這些政治人物又這麼愛背呢?我想應該要找出個答案才好。

相信大多數人會認為最早背十字架的人應該是耶穌吧?耶穌即使不是最早背的,應該也是其中最有名的吧?要求證這個問題,自然要從<<聖經>>裡面找答案。<<聖經>>的四大福音中都有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過程。但只有<<約翰(若望)福音>>中的耶穌是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而在<<馬太(瑪竇)福音>>、<<馬可(馬爾谷)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幫耶穌背十字架的則另有其人,叫做「古利奈人西門(Simon of Cyrene)」。西門是他的名字,而古利奈應是此人的家鄉。根據<<聖經>>所附的地圖可以得知,古利奈地處今天北非的利比亞,所以這位西門還有可能是一位黑人。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