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建國中學的學生最近發起了「CK正名運動」。起因是在現行以漢語拼音為標準的拉丁化拼音裡,建國中學的「建國」二字是「Jianguo」,而非許多學生和校友熟悉的「Chien Kuo」,所以便有人發起了網路連署,要將建中的拉丁化拼音正名為原來的拼法。基於我自己也是建中的校友,自然對這樣的消息有些興趣,於是在Facebook上找了一下,還真的有這個活動。

既然是「正名」運動,當然要有充足的理由支持這樣的「名」比別的要合理而正統。我看了一下學弟們的發起運動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行之有年的「CK」已經成為建中學生身份認同的一部份。二、許多建中社團也以之英文譯名也冠以「CK」。三、大家已習於「CK」,不如不變。四、貿然變更傷害同學感情。五、總而言之,「CK」變「JG」的敝大於利。

我對建中的拉丁化拼音縮寫要叫做CK還是JG,其實沒什麼太大的意見。因為我對建中的身份認同大概就是「建國中學」或「建中」這塊老招牌,說老實話,看到「CK」這兩個英文字母也沒什麼特別親切的感覺。我那個年代參加的社團,好像也沒有動不動就把CK掛在嘴邊的。印象中自我介紹時都說自己是建中某某社的,從不曾說過自己是CK XYZ Club。所以只要「建中」不改,不管他英文要怎麼拼,好像都沒什感情或認同上的影響。

但這也許是每個人時代背景和經驗上的差異,我相信有人真的對於CK有很特殊的感情。事實上,隨著中文拉丁化拼音的統一,的確還是有許多譯名因為某些歷史因素而保有原來的拼法。例如台灣的直轄市和省轄市譯名還是原本的威妥瑪拼法(即韋氏拼音),Taipei還是Taipei,Taichung還是Taichung,民進黨在位時沒改成通用拼音(Taibei和Taijhong),國民黨上台時也不敢改為漢語拼音(Taibei和Taizhong)。

就算是在漢語拼音已經用了五十幾年的中國大陸,也還是看得到例外。就像青島啤酒仍是Tsingtao Beer,而不是Qingdao Beer。如果同樣舉個校名的例子,北京大學的Peking University並沒有改成Beijing University,而北京清華大學的Tsinghua University和新竹清華大學一樣(有一點小小不同的地方,新竹清大的Tsing Hua分寫成兩字),也並沒有變為Qinghua University。

問題是,不管是台灣的大城市,還是青島啤酒、北大和清大,之所以沿用不同於現行系統的拼音法,不是有其一定的原則(省轄市以上),就是已經有其在世界上的普遍性知名度。而建中是否符合這樣的條件?

看來這就是比較有爭議的地方。在我們念書的時候,也常常把校名、社團名等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由中文改譯成英文,印在T恤上、書包上、徽章上和其他各種可以用來展示圖文的載體上。雖然看這些文字的人99%以上都看得懂中文,但寫成英文後似乎就比較「國際化」一點。因此許多中文名字就必須仰賴拉丁化的拼音系統,至於這樣的拼音系統適當與否、在國際社會的接受度高不高,則完全不是一個重點。

建國原來的拼法「Chien Kuo」,和Taipei、Taichung一樣,用的正是當時通行許久的威妥瑪式拼音(某報說這是行之有年的「通用拼音」,被馬政府硬改為「漢語拼音」,此說實屬胡說八道。「建國」的通用拼音和漢語拼音完全相同。)這種早期由外國人發明的拼音系統對於不諳漢語的人來說,的確有一些優點,但通用的時間既久,也不免出現許多不甚方便或準確的地方。於是後來就誕生了一些新的拼音系統來加以取代,讓中文的拉丁化拼音更加完善。通用拼音和漢語拼音都是其中之一。

從這個觀點來看,有一個一致的拉丁拼音系統作為標準,至少對於和國際接軌很重要,畢竟這不是一件單純讓人關起門來自己爽的事。因此一所市立中學的校名採用和其他名稱同樣的拼音系統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發生和同學們的習慣和感情相違時如何取捨,則又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

問題是,建中學生有自己的感情,成功、板中的也有啊!建中如果可以破例沿用比較落伍的拼音系統,那麼成功、板中有這樣的需求時,我們也不能拒絕。如此一來,大家的拼音方式還是會像過去一樣新舊雜陳、莫衷一是。

威妥瑪式拼音在寫成縮寫時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問題,那就是「C」出現的機率特別高。不管聲母是ㄐ(Ch)、ㄑ(Ch’)、ㄓ(Ch)、ㄔ(Ch’),都是C開頭的。我略作統計的結果,這些字就佔了全部漢字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很多台灣人的名字如果用威妥瑪式的拼音來縮寫,不是C什麼,就是什麼C,甚至C. C.也多得是。

因為如此,用威妥瑪式拼音來縮寫的人,和別人「撞名」的機率也特別高。你說你的建國是「CK」,人家成功也是「CK」(Cheng Kung)啊!總不能因為你是第一志願,CK就必須讓給你吧?而且Chien Kuo Senior High School如果縮成了CKS High School,恐怕外國人以為台北又多一所紀念蔣介石的中學(不管你喜不喜歡,顯然「Chiang Kai-Shek」的國際知名度要高於「Chien Kuo Senior」吧)。倘若是這樣的話,也許正牌的「中正高中」又有意見了。

而且要是我們真的這麼喜歡CK的話,那麼管他學校的正式拼音為何,私底下繼續用又有何妨?如果我們的社團真的像青島啤酒一樣世界知名了,照樣給他CKXX也不會有人認不出來——青島啤酒才不理會青島已經拼作Qingdao,北京大學也不曾在乎北京早就變成Beijing了。

也許有人看到北一女,就不免覺得眼紅。因為不管拼音系統怎麼改,她們都是First Girls’ Senior High School。那麼建中也比照辦理,改用意譯如何?不過這樣一來,藍綠陣營的人可能又要為譯名吵翻天。藍的說建國是「建設國家」,應讓譯成「Country Development」;綠的則說建國是「獨立建國」,譯成「Country Foundation」才對啊!

其實也許北一女可以懷抱寬大一點的胸襟,放棄「First」的譯名,和其他學校採用一致的標準音譯為「Diyi」。因為「第一」是源於當初日本統治時種族差別待遇的產物,現在都快要實施十二年國教了,這種名字難免讓某些人覺得帶有一點難以名狀的優越感,或許至少可以在英文譯名上中性一點。但是此議一出,恐怕真的又會傷了許多人的感情,導致我被一群穿綠衣服的人追打……

算了,不改也挺好,就當我沒說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