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那個「懵懂無知」的「懵」,讀的是二聲(陽平)的「蒙」還是三聲(上聲)的「猛」?這看來簡單的問題,仔細想想還真不是那麼確定。在我們現行的漢語中,如果遇到連續兩個三聲的字在一起,前面的那一個就會改讀成二聲的音,唸起來比較沒這麼拗口。好比說「野狗」和「洗手」這兩個詞,實際上「野」發的是「椰」的音,而「洗」則發的是「席」的音。

至於「懵懂」這個詞,不管前面的懵字是二聲還是三聲,因為後面碰到了三聲的「懂」,所以最後都會讀成二聲。而偏偏除了懵懂之外,懵這個字根本很少有在別的辭彙中露臉的機會,所以它自己原本的讀音到底是什麼,倒變成一個一般人都搞不清楚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先看看教育部公布的標準答案應該就可以明白了。於是我們進入了網路上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檢索系統,把懵字打進搜尋欄,看看會跑出什麼內容來。

結果很有趣,「懵」這個條目裡同時列出了「蒙」和「猛」這兩個讀音。不過辭典卻沒有針對這兩個讀音用法的不同加以說明,只是在「蒙」的讀音下附註「見『懵懵』、『懵憒』等條」,而在「猛」的讀音下則是「見『懵懂』條」。

照這樣看來,懵是一個破音字,如果沒有遇到連續的三聲字而變音,在懵懂這樣的用法中應該是讀成三聲才對。不過光是從這樣的結論,我們還是不了解懵這個字在不同的讀音裡到底有什麼意義上的差別。既然教育部沒給直接的答案,只好看看能不能從那些和「懵」有關的詞條裡歸納出規則。

懵懵(二聲)的解釋是:一、無知的樣子,二、模糊的樣子。如作第二個意思解,這「懵懵」和「濛濛」看來是相同的涵義,有一致的讀音也很合理。但倘若取的是前一個意思,和「懵懂」不就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在懵懂裡卻要讀成三聲?此處暫且存疑,先參照其他把懵讀成二聲的詞條再說。

懵然:糊塗無知的樣子。

懵憒:心中不明瞭。

迷懵:糊裡糊塗、意識不清。

惛懵:模糊不清。

愚懵:愚笨。

上面這些詞都不常見。其中除了惛懵是用來描述事物的模糊之外,其他的用法都是用來形容人的糊塗不明事理。既然如此,現在該回到三聲(猛)的用法,探究其中有什麼區別。

在教育部的辭典中,懵讀成三聲的場合就只有「懵懂」而已。裡面對懵懂的解釋是「糊塗、心裡不明白」,又作「蒙董」、「蒙懂」、「懞懂」、「瞢懂」。的確,同樣是糊塗的意思,懵在其他的地方是讀二聲,到了懵懂卻變成三聲。難道「懵懂」是一種特別的用法,即使是相同的意義,也要變成另一種不同的讀音?

更讓人困惑的來了。辭典裡另外收了「懵懂痴呆」和「痴呆懵懂」兩詞,都是愚笨糊塗之義,只是文字排列的前後順序調動一下而已。不過,「懵懂痴呆」的懵,注音是三聲,到了「痴呆懵懂」,同一個「懵懂」裡的懵竟然又變成二聲。另外還有一條「聰明一世,懵懂一時」,標註的注音也是二聲。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覺得,查得越多,反而讓人越摸不著頭腦。教育部自己的資料裡就出現了矛盾,難道其中又搞錯了什麼?如果要想要進一步釐清,還是得查考其他的資料才行。

《說文解字》裡並沒有收「懵」這個字,但是收了另一個「懜」字。這「懜」讀作「夢」,如果照現代漢語的讀音是四聲,意思是「不明」。

到了後來出現了懵、懞等字,成為懜的異體字。時值今日,其中的「懵」反而被中華民國的教育部定為正體字,原本的正體字「懜」反而淪為異體字。然而在文字演化的過程中,這幾個相近的字也發展出其他的涵義。

「懵」承襲「懜」的原義後,從「不明」延伸出「昏昧無知」的意思(見《集韻.董韻》,又從這種心理狀態的敘述中增加了「心亂」的解釋(見《玉篇》及《廣韻》)。在歷代韻書上也可以看到在讀音上出現的些微分歧,但僅限於平上去入之間的聲調變化。大體而言,除了原來的去聲之外,以上聲和平聲為主,對應現行的聲調,就是三聲的「猛」和二聲的「蒙」,其中又以前者為多。

所以懵這個字不管是從什麼意義來說,讀成二聲或三聲都有其根據,由於音義都很接近,要把它按照不同的意思劃分成相異的讀音本來就有困難。或許教育部應該考慮把這兩者都當作是標準讀音,或是乾脆統一成其中一個,沒必要硬是區分什麼讀音該用在哪裡。否則就會像現在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一樣,不查還好,一查還真的會讓人覺得非常「懵懂」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