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蛋器

老婆學生時代結識的一位馬來西亞籍學姊,去年底來台灣旅遊時暫住我們家一段時間。我們只不過是略盡地主之誼而已,但客氣的學姊還是帶了許多禮物送給我們,讓人實在找不到理由拒絕她的盛情厚意。其中有一只從馬來西亞飄洋過海而來的家用品很特別,乍看起來像是個塑膠製成的容器,但又摸不清楚它確實的用途。

我就不賣關子了,這其實是一個「煮蛋器」。不過叫煮蛋器似乎也不太精確,因為這裡頭完全沒有加熱的裝置,蛋放在裡頭並不是用煮的,嚴格說起來應該是用「燙」的。

除了上面的蓋子之外,這個煮蛋器分成上下兩層。將生雞蛋放入上層的空間後,再依照雞蛋的數量(最多四個)注入對應體積的滾水,然後熱水就會通過一個小孔逐漸滲漏到下層的空間。等到水漏完,蛋也燙熟了。由於水的流速經過計算,只要注入的水達到足夠的溫度,就能在這個過程中把每個蛋處理成蛋白熟嫩、蛋黃略呈流體的理想狀態。

煮蛋器的構造

這樣的設計不得不說是堪稱精巧。可是,一來我們家裡不太常吃白煮蛋,二來煮蛋之前還要先燒開水,而我們早已習慣用快鍋煮蛋,相較之下還更有效率一點。因此用了兩三次之後,也不得不在廚房中暫時冷落這個有趣的小玩意。

有一次我在逛街的時候看到了一台自動孵芽菜機。名曰自動,是因為它有自動灌溉的功能:只要把種子放進去,打開機器運行數日之後,便可得到新鮮的芽菜。說穿了原理也不複雜,也就是底部有一個盛水盆,上面再架上一個盛放種子的容器。上層容器的底部是篩網,可將種子或孵化過程中的芽菜留在上面,卻讓水流到下層的盆中。所謂自動灌溉就是有馬達每隔固定時間將水抽到上層從種子上淋澆而下,因此發芽過程中最重要的水份可以供應無虞,但又不致讓種子因久浸而腐爛。

這樣一個概念簡單的產品,要價卻不便宜,想抱回家得準備近四千元。我對自己孵豆芽這檔事並沒有如此狂熱,自然不太可能為了這樣一台機器花下大筆銀子,頂多只是看著包裝外面的說明文字和圖案,饒富興趣地玩味一番而已。

不過琢磨一陣之後,忽然湧上一種熟悉的感覺。沒錯,除了自動灌溉的那一部份之外,這孵芽菜機的構造和家裡那個煮蛋器實在太相似了。我急忙跑回家之後,翻出煮蛋器,抱著仔細端詳了一會,馬上擬好改造計畫,試圖藉著加裝灌溉裝置來把它徹底變身成孵芽菜機。

我花了一百元,買了一個小形的揚水馬達和附帶的四十公分水管作為灌溉系統的核心。接著利用一個空閒的週末展開了我的改造工作。

揚水馬達

第一步是在底部的水盆接近上緣的地方鑽兩個洞,一個比較大的走水管,另一個比較小的則是走電線。把揚水馬達固定在水盆底部(這種馬達通常用在水族箱裡,附有吸盤,直接吸在盆底就行),再把管線佈置完成之後,就用熱熔膠把洞旁的空隙填補起來,作為固定之用。

底盆鑽洞

穿管線

熱熔膠填縫

固定在底部的馬達

依照我的設計,水從底部往上吸之後,就要直接引到最上層的蓋子上。這蓋子似乎天生就是為了我的改裝而打造的,除了主體之外,上面的小頂和下面的蓋底都可以拆開,整個蓋子內部其實是個不小的空腔。我把水管的另一頭的出水口固定在蓋頂,又在蓋底的平盤上鑽開許多小洞,如此一來,煮蛋器的蓋子就成了芽菜機的灌溉蓮蓬頭。

拆開煮蛋器的蓋子

把出水口固定在蓋頂

鑽洞做蓮蓬頭

完成的上蓋部份

我在改裝的過程中碰到了一點小問題,就是水管的彈性太強。要掩上蓋子時勢必得讓水管彎曲,但過大的反彈力道會讓蓋子彈起,造成沒辦法蓋的窘境。後來我的解決方法是用吹風機的熱風將水管軟化後再定型,還好這一招有用,不然前面的工夫便成白忙一場。

用吹風機軟化水管

我在下層的容器裡裝了水,組裝好蓋子、上層容器和下層容器三大部份,插上馬達的插頭試運轉一下,果然順利地把水打上了蓮蓬頭後往下灑。到目前為此,雖然已經完成了電動的灌溉水循環裝置,但離「自動灌溉」還有一段距離——總不能還每隔幾個小時還要由人來操作馬達的開關吧?

不務正業久了,恐怕很多人都忘了我是學電機的。這時候需要做一個控制電路,專業總算可以小小派上用場一下。我從公司裡拿了一些剩下的零件拼拼湊湊出一個微型的嵌入式系統,控制器裡的程式碼也是自己用組合語言寫的。這個控制電路的功能很簡單,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後將馬達打開六秒後再關閉。六秒是我實驗的結果,灌溉的水量洽好符合灌溉芽菜所需。而間隔的時間則可由電路上的指撥開關自己設定。

孵芽菜機的控制電路

電路背面

電路板上的一堆線總不能就這樣露在外面,於是我又花了一百元買了個盒子把整個控制電路包起來。一陣東忙西忙之後,我的芽菜機終於完工啦!上次在外面看到的芽菜機是「貴夫人」牌的,想必是取其便利主婦之意。我這台乾脆就叫做「貴老爺」好了,看看能不能指望它為我的勞碌命帶來些輕鬆愜意,可別枉費了我一番苦心。

完工後的孵芽菜機

我迫不及待地開始進行實際的任務測試,第一次是以孵綠豆芽為目標。把泡水一個晚上的綠豆放進「貴老爺」裡,設定兩個小時灌溉一次,接著就讓機器全自動運行。孵綠豆芽有一個訣竅,為了讓豆芽長得白淨通直,孵的過程中要避免光照,所以我就拿了一個不透光的大紙袋把整個機器罩住。

「貴老爺」的第一次任務

起初的幾天進展都很順利,到了第三天,豆芽已經長到了吋許長。但還有一件事要注意的,那就是孵芽菜機(不管是貴夫人還是貴老爺都一樣)雖然號稱「全自動」,但僅限於自動澆水,至於平時貯於下層水盆中的灌溉用水還是得替它每天更換。否則這些經過反覆澆灌的水還是會變得骯髒污濁,成為滋生細菌與黴菌的溫床。

孵綠豆芽第三天

我就是疏忽了這一點,第四天忘了換水,第五天換水時就發現水質明顯惡化了。孵化中的豆芽也連帶受到影響,散發出一種有點酸腐氣息的怪味,還裹著一層黏乎乎的東西。看起來是救不回來了,只好中途停止,以失敗告終。

後來我又試了一次。有了上次失敗的經驗,這回就有特別注意每天換水這件事。大概到了第五、六天左右,一桶滿滿的銀白色豆芽就孵成了,只要漂洗去豆殼就可以入菜。這下子總算是有點「貴老爺」的感覺了。而培養芽菜的原則大抵如此,只要條件找對了,以後試著用它來孵孵其他種類的芽菜,應該也不會是難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