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曾經共事過的朋友告訴我,她碰到了一些人生中難以抉擇的棘手問題。從這位小姐的口氣聽來,大概不外乎是感情上的問題。我耐心地聽了下去,的確是和感情有關的事,而且已經到了論及婚嫁的程度了。本來有情人成眷屬也是美事一樁,但有些現實的阻礙卻讓狀況複雜起來。

這位小姐的男朋友是馬來西亞的華僑,家族在當地擁有一座工廠,堪稱小有貲產。而他們在台灣交往了幾年,感情也很穩定,小倆口討論的結果,男方決定放棄在台灣經營的小事業,將我那位朋友娶回馬來西亞去,未來繼承家業後就可以讓她當個名正言順的老闆娘了。

為了提前習慣在馬來西亞的婚姻生活,我朋友也辭去自己的工作,先跟著男朋友回去住上一段時間,好適應一下未來夫家的環境。不過畢竟是異國,許多生活習性當然都有不少差異,待的時間越久,這種對於陌生的疑懼也與日俱增。本來男方的家長甚至希望打鐵趁熱,先讓他們直接在那裡完婚再說。但這時女方退卻了,不但暫時擱置了結婚的計畫,還草草提前結束行程回到台灣。

如果驟然在馬來西亞展開一段新的生活,讓人不放心的事情很多。然而最令我朋友擔心的,還是工作上的問題。她說:「如果我嫁過去,一定得幫助我男朋友接掌他們家的家族企業,到時候有兩個問題。第一,我們的工作不就和私生活混雜在一起了嗎?第二,我還是很懷疑,到底要不要讓我男朋友接下讓樣的家族企業?」既然她拋出了問題,我就說了一些我的意見給她參考。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直截了當地告訴她,我認為夫妻在一起工作其實敝多於利,能免則免。在工作場合裡難免有一些壓力與情緒,回到家換個環境是一種紓緩,工作上的挫折可以因為家人的支持而淡化。同樣地,有些家庭中的紛爭只是因為彼此之間少了緩衝的空間,也可以因為工作時轉移焦點而自然化解。如果兩個人的工作與居家生活完全重疊,那麼下班就像上班,上班也像下班,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當然也不乏夫妻共同成功創業的例子。但是這樣的夫妻,往往最後事業是成功的,婚姻與家庭卻是失敗的。我告訴那位朋友:「上班受了再多鳥氣,總是可以熬到下班;週一到週五再灰頭土臉,週末還是可以神清氣爽。真的忍無可忍了,大不了辭呈一丟走人。但和婚姻綁在一起的工作,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彈性與自由啊。」

至於第二個問題,不禁讓我們同時想起了以前那一家一起待過的公司。那家公司其實也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家族企業,老闆同樣安排自己的兒子在其中擔任要職,以作為接班的準備。若與一般的家族企業相比,掌控公司的親族範圍更小,或許還稱不上家族企業,叫「家庭企業」恐怕更合適。話雖如此,老闆的家庭卻不希望別人把這家公司視為家族企業,即使這是一個改變不了的事實。

我告訴我朋友,我並不了解她男朋友家族事業的狀況,因此也很難具體建議他們是不是要接手。她聽我這麼說,就問我:「那麼說說我們以前共事的那家公司吧。那位少東是不是該從自己的老爸手中接下家族企業的棒子呢?」

我笑了笑說:「如果我是那位老闆的兒子,除非我腦子壞了才會去做這樣的人生規畫。」「何以見得呢?」她又繼續追問起來,我只好再把理由說得清楚一點。

「一個家族企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有傳給下一代的價值。第一,這個企業本身要有一定的成功基礎。第二,傳給下一代的除了企業本身的資產之外,還要有一群忠心而能力強的老臣在旁輔佐才行。如果沒有成功的基礎,傳下的只是爛攤子,還不如全部砍掉重練。而假使缺了具有向心力的人才,再厚實的基業也很難持續保有,乾脆獲利了結、收收便罷,還比較實際。」

現在這家公司的營運狀況,過了十年還沒有什麼起色,當然不具備什麼成功的基礎。老闆雖然賺了錢,但靠的都是先前的事業與投資。後來他不看好那些曾經為他賺進鈔票的事業,把股份漸漸撤了出來,將資源轉投入這家公司。然而諷剌的是,他不看好的公司仍然做得有聲有色,但已經再也不屬於自己。而他真正擁有的公司看不到希望,卻指望下一代做到自己也做不到的事。

而以這位老闆待人的方式,許多和他認識得夠久的人都早已心灰意冷,避之惟恐不及了,又怎麼找得到真正願意傾力幫助公司的老臣?誰要是接下這家公司,大概接下的都是個空殼子而已。

後來老闆可能有點覺悟了,在外面找了一位經驗豐富的總經理來掌管公司,自己則慢慢退居幕後。但是這位總經理上任還沒多久,就發現這家公司經營的背後潛藏了太多問題,老闆家族的私利像一張糾結難解的大網,把整家公司緊緊綑縛得喘不過氣來。他心裡明白,再這樣下去,公司只有慢慢窒息而已。

那時我還在這家公司任職,這位新任的總經理常找我聊天,藉以了解公司的狀況。但他又怕說的話被其他員工聽到,所以有時候乾脆用寫的。有一天他隨手抓來一口身旁的紙箱,在上面寫著:「我發現這家公司被『詛咒』了,到處是擺脫不了的夢魘……」寫的時候,表情充滿了無奈。

這位總經理對我說,他在還沒正式上任時,就聽到老闆對於公司的經營狀況非常不滿,而且把責任歸咎到很多不同的人身上。總經理說,他聽了這麼多,只想告訴老闆一句:「其實公司裡的最大問題就是你自己啊!」他講的完全正確,我們的心裡也是這麼想。只是他也和我們下面的人一樣,最後還是不敢把這話對老闆直說。

他說,他還想建議握有幾乎全部股份的老闆認賠減資,這樣公司有一個新的開始,或許還有一些希望。後來當他把初步構想告訴老闆時,老闆顧左右而言他,說減資不是不可以,只是擔心其他小股東的權益受損而已。事實證明這也是敷衍之辭,因為當所有身為小股東的員工都因離開公司而退股之後,就算所有股份都已是他們家族掌握,公司還是沒有減資一毛錢。

即使在這位總經理口中,這家公司是如此地不值得一救,但他畢竟還是留了下來,現在也繼續在擔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我們也不好再追問他個人的動機為何,也許對於老闆來說,這位總經理至少不是自個家裡的人,也算是如其所願地留下個「非家族企業」的樣板形象吧。

當我和我那位正在為了是否要嫁去馬來西亞傷腦筋的朋友聊了那麼多往事之後,我們發現,其實問題根本不在於是不是「家族企業」,而是一家公司自己是不是具有競爭力、願不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一個家族企業如果正派經營、重視人才,還是可以吸引其他的精英前來為它效力。相反地,如果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家族企業的原因,只是因為可以把過錯推到「家族外」的人身上,最後的結果恐怕不但連面子都保不住,可能連裡子都要失光了。

我的朋友想了想,相較之下,至少她男朋友家裡經營的還是個上軌道的家族企業。不管她男朋友將來接或不接,應該都還不會是離譜的決定。至於她要不要嫁、什麼時候嫁,那又是另一個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前幾天她在台灣找到了新的工作,看來她遠在馬來西亞的男朋友又有得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