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就是好打落水狗。然而如果以理性的角度來看,該打的狗就要打,不該打的狗卻也不能亂打,和有沒有落水沒有關係。

最近桃園機場常常出紕漏,一下子東西太貴,一下子漏水漏尿,自然而然成了眾矢之的。今天的晚間新聞又爆出一則:機場廁所裡的換尿布台英文標為「Baby Changing Station」,有人認為此台是用來換尿布,又不是用來換嬰兒,怎可用「baby changing」來描述?因此投訴於媒體。而由於言之者鑿鑿,媒體便馬上將之認定為「菜英文」而做了一番文章。奇怪的是,在求證的過程中,記者並沒有多請教幾位專家學者或外藉人士,反而是隨便抓幾位我國旅客來問。旅客們一時也覺得這樣的英文怪怪的,紛紛表示不以為然的立場。記者因而得證,這樣的英文確實是錯誤的。

到底這樣的描述是不是正確的?我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更不是研究相關問題的專家學者,自然不敢妄下斷語。還好手邊有些資料可供查核,網路上也可以輕易找到許多可供佐證的內容,要分辨正誤還不算太難。

change這個英文字可以當作名詞用,也可以當作動詞用。當名詞用時,就是改變、更換的意思,從這裡也以衍生出一些相關的用法,例如更衣、換車、零錢、音樂上的轉調(常用複數)、英國的交易所(首字母大寫)等。Baby Changing Station裡的change字尾加了ing,顯然是由動詞變化而來,所以應該從動詞而非名詞的用法來看。

當作動詞用時,change也有及物和不及物兩種用法。用作不及物動詞時,它的意思大致和名詞的用法一致,只是詞性不同而已;用來表示改變、更衣、換車等等的動作狀態。在Baby Changing Station這個由三個字組成的名詞片語裡,在文法上應該可以解為Station for changing baby,那麼change看起來是當作及物動詞來用,受詞正是baby。既然change有更換的意思,那麼新聞記者把changing baby解釋為「交換嬰兒」應該是正確的了?

然而如果我們細看字典中有關change的及物動詞用法,便知道事實並非如此。除了「改變」(如change my mind)、「掉換」(如change seats)之外,還有替床換床單和幫嬰兒換尿布的意思。所以changing a bed和changing a baby當然也可以指「換一張床」和「換一個嬰兒」,但在許多場合裡,這樣的用法實際上指的是「為一張床換床單」和「為一個嬰兒換尿布」。由於其間的意義差異很明確,所以應該不致於搞錯。

那麼Baby Changing Station的中文譯為「為嬰兒換尿布的檯子」應該是正確的用法;如要硬把它解釋為「交換嬰兒的檯子」,雖然在文法上也沒有錯誤,但明顯是一種刻意的曲解,只能說如作此解釋的人應該不知道change這個字本身就有「替某人(嬰兒)換尿布」的意思。

那如果寫作Diaper Changing Station或Nappy Changing Station是否也對?當然是對的!只是這裡的change是當作「更換」解釋,自然是把尿布當作其受詞。

以上只是從學理探討,當然最重要的還得看英語系社會裡有沒有實務上的相關用法。事實上只要隨便從網路上一搜,就可以找到一籮筐證據(請見baby changing之一之二diaper changing)。

電視新聞的最後訪問了一對在機場匆匆而過的外籍夫婦,他們說「Baby Changing Station」這樣的用法看不出有什麼錯誤的地方。無奈記者早已先入為主,在旁白中說這一對夫婦只是在為桃園機場的錯誤英文用法「緩頰」。事實上,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何來緩頰之說?自己不多讀書就算了,只採用以英語為外語的一般本國旅客意見,而不聽信以英語為母語的外藉人士看法,記者的程度如此,要我們替他們「緩頰」也很困難了。

我想起朋友說過的一個笑話。英文裡的olive oil指的是用橄欖做成的油,sunflower oil指的是葵花籽做成的油,那麼baby oil指的應該是用嬰兒做成的油了!那些覺得「交換嬰兒」很奇怪的人,不知道當自己在用「嬰兒油」潤澤身體時,是不是也覺得很可怕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