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幾個月前,我的朋友黃鼠狼在MSN上要我去看他的網路相簿。我進去一瞧,原來是我們十一年前(1998)去能高越嶺的照片。看著這些用掃描器從一堆舊照片裡掃出來的影像,胸中的熱血不覺澎湃了起來,彷彿又回到了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精力怎麼用也用不完的年紀。

最近我也把手邊那次能高越嶺的照片翻出來整理了一下,在十一年後的今天,算是對這次令人難忘的旅程做一點小小的紀念。

能高越嶺是一條傳統的登山路線,大致是從南投的霧社開始,經由奇萊山和能高山之間的鞍部翻過中央山脈,然後沿著木瓜溪一直下到花蓮。相信也有不少登山的愛好者走過這條路。不過我們倒不是用走的,而是用騎單車的方式越嶺。看到這裡的人也許會覺得奇怪,這條路可以「騎」嗎?這就有點說來話長了。

在十幾年前的時候,騎單車的風氣當然遠不及現在那麼盛行。但對我們這種一般公路已經騎過不少的人來說,總是想試試些不同的口味。那時候正在念研究所的我已經加入了台大單車社,當時社上有一號特別的人物。因為此人的體力特別充沛,足像一尾活龍,所以人稱「一尾龍」。這一尾龍除了跑單車社,也跑登山社,所以他也在社內帶動了一股騎單車挑戰登山路線的風潮。

我和黃鼠狼就是在他的鼓吹之下,參加了這次的能高越嶺。在那個年代裡,雖然好像沒聽過有誰騎單車去走能高越嶺的,但一尾龍不斷宣傳沿線的風景絕佳,而且「保證能騎」,所以我和黃鼠狼一時覺得腳癢,就糊里糊塗答應一尾龍一起成行了。

能高越嶺道其實是省道台14線未修築的路段。在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台14縣由彰化市開始,經過南投縣的埔里、霧社,到廬山之後就忽然中斷了。但是在花蓮縣的磐石、龍澗一帶又冒出頭來,最後在鯉魚潭附近接上了台9線。而中間這一段「missing link」目前看來不會興建,車子沒法通,一般通過只能靠步行。至於單車,可就是處在其間的灰色地帶。


檢視較大的地圖

對這種路總是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既然可以用走的,用騎的應該可以省點力;另一則是走起來都不容易了,騎起來應該更痛苦。誰對誰錯其實很難說,實際走過才知道,通常這兩種不同的感覺總是在旅途中交替出現,孰多孰少而已。

第一天的行程是最輕鬆的,我們客運一直搭到霧社才下來騎。霧社的海拔1150米,當天的目標的廬山國小不過1400米左右,而且沿線還是路況良好,鋪著柏油的「台14線」。

image

除了吃的和穿的之外,我們也帶了睡袋。我記得那天很早就到了廬山國小,吃過晚飯就直接在學校走廊的屋簷下打起地舖。傍晚的山區下起雨來,我們開始有點擔心明天的行程起來,不知道雨會不會越下越大。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就算隔天的天氣很好,正式進入了越嶺道後,路程也只有越來越艱辛的份。我數著從屋簷滴下的雨水,翻來覆去地,有點難以成眠。不知撐了多久,才在糅雜著期待與緊張的心情中沈沈睡去。(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