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災難過後,人的心靈總是特別脆弱。但也因為如此,我們也看到許多人性中光輝與高貴的一面。

太多另人動容的畫面,說明了人絕對不是全然自私的動物。不論每個為了救災而出錢出力的人是出自什麼動機,災難的無情與災民的痛苦,一定都衝擊到了他們的內心,也觸動了最深的憐憫與同情。而站在前線冒險救災和居於後方慷慨解囊的人們,同樣受到了大家的肯定與推崇。這種遭遇危難時不離不棄的精神,正是我們社會裡最可貴的價值。

如果說到出錢,社會大眾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些大型企業。災難發生後,我們也看到媒體開始比較哪一個公司捐了多少錢;或者某一個公司在之前的南亞海嘯和四川地震捐了多少,在這次的八八水災又捐了多了。甚至又有意無意地把捐錢的金額和愛不愛台灣扯在一起。

於是乎,有些企業開始感受到了壓力,紛紛加碼。畢竟企業的形象很重要,尤其是大企業更是如此,誰也不願意背上一個不知回饋社會的惡名。

媒體若以這種角度替社會大眾監督企業,其作用猶如一把雙面刃,我們不太容易衡量這樣的結果是好是壞。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在這種壓力下,企業的確捐了更多的錢,對災民的救助與災後的重建工作產生更大的助益。而且,企業的大額捐贈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可以帶動更多人投入實質的救災活動。

但從負面角度來看,因為受到壓力而提出的捐助,可能已經稱不上是「樂」捐了。原本脤災的意義,首重於一種發自內心對受災者的同情,而非旁人的觀感。而捐助的金額也應衡量自己的能力,而非一味拘泥於數字上的比較。

正因如此,本來是一種企業對於社會的正向回饋,卻可能成為一種不樂之捐。有些捐款的加碼看來並不是一種基於需要的自然反應,而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所以這種看似迫於社會壓力的加碼,效果已經大打折扣。企業為了顧全面子捐錢,又得承受背地裡為富不仁的批評,大概也就像是啞巴吃黃蓮一樣,有苦也難言了。

不可諱言地,其實有許多企業長期以來就持續地付出有形無形的力量關心我們的社會,也善盡了自己應盡的企業責任,的確值得我們肯定。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這種持續不斷的關注力量。災害來臨時的善舉,往往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以投資的角度來看是最值得的。但當災害遠離之後,又還剩下多少人還願意幫助角落中的弱勢族群?與其期待有財力的的大企業在災害來臨時大筆捐輸,不如關心他們平常是如何以具體的行動回饋這個社會。

說到這裡,讓我想到一段往事。我前一個工作在一家公司待了八年,也經歷過八次尾牙。這八次尾牙裡都有摸彩活動,但除了第一次之外,我摸到的獎品或禮金大概都沒辦法帶回家。這是因為從第二年起,我開始擔任主管的職務,而每次主管們抽到的獎項都會被慫恿捐出來。到後面幾年的時候更變本加厲,不但要捐出摸彩獎品,甚至連少得可憐的年終獎金都要拿出來倒貼。

有些臉皮厚一點的,說什麼也不捐。我則是每年尾牙都做好了要捐出去的心理準備。因為公司總是一再以虧損為理由削減員工福利,如果藉由我的一點犧牲能讓大家苦中作樂一下,也算是有些價值。只是即使出發點如此,老闆也不會加以肯定,更不會因此而改善員工福利。當然,既然決定要這樣做就不能想那麼多,如果凡事都要求回報的話,所有的樂捐也都成了不樂之捐了嗎,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