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5967900:描寫大時代大人物的大小說--北京法源寺

說李敖是個恃才傲物之人,應該不算是什麼不敬的話,相信他自己也頗能認同。而李敖的確有才可恃。許多人可以在立場上批評他、在感情上批評他,但卻少有人敢於挑戰他的博學與盛才。因為批評他的人,通常自己在才學上是遠遠不及的,既然如此,又有誰會從這個最沒有勝算的角度下手呢?

讀李敖的評論,常讓人覺得暢快淋灕;總能刀刀見血、鞭辟入裡,又常發人所不敢發、盡人所不能盡。比起許多拐彎抹角與佶屈聱牙的評論文章來說,李敖的作品有著超乎尋常的吸引力。不但是只是因為他的創新獨特的思想與廣博紮實的學識,當然還有深厚的文學素養。文章的目的是用以載道,但道理人人會說,最後成為不朽的,反而是文章本身。

但如果把這樣的條件,從以思想為主體的評論轉化為文學為主體的小說,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北京法源寺>>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書中的後記也提到,這是李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北京法源寺>>的時空背景,是清末戊戌變法前後的中國。這是一部歷史小說,情節發展的主軸緊扣著史實發展。書中絕大多數的事件與重要人物,都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中的。其中的所有年代,甚至度量衡單位的轉換,都標示得一清二楚。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一個歷史學家處理史料的嚴謹。既然如此,是否會因對於歷史事件的忠實而降低了小說的性質?這倒未必,李敖心裡想的應該是在這小說的架構下賦予它知性的內涵,再以流暢的文字蘸上一些想像的色彩,用來抹平歷史的生硬之處。看過史記的人就知道,好的歷史也可以是好的小說;歷史家、思想家與文學家在某一個境界上已經消融了彼此角色上的界線。

藉著歷史事件的發展,書中探討了幾個大的思想主題。「法源寺」的前身「憫忠寺」是唐太宗親征高麗失敗後悼念陣亡將士所建。在一開始康有為與佘法師對於唐太宗弒兄弟奪權、征高麗、建憫忠寺等事討論善與惡的概念。接下來藉由談論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也剖析了「君」與「臣」、「忠」與「奸」這些相對意義下的背後意涵。而在這些對話中,作者也由對佛法的詮釋來表達一種積極入世的奮鬥觀。這應該也是他自身所信仰的一種價值。

<<北京法源寺>>中並非只有單一的主角,而是在那個風雲開合的大時代中的人物群像共譜而成。其中譚嗣同俠骨豪情與慷慨就義的形象最為鮮明。在變法失敗之際,他可以選擇求生再戰,但後來卻為自己安排了捨身取義的結局。在他與梁啟超的對話中表達了一種堅定的決心,日本公使館的人與南邊革命黨的人也不能絲毫左右。而譚嗣同與大刀王五一夥人之間,對於協助光緒皇帝變法的歧見上,也透露出一種滿漢華夷觀念轉換中產生的矛盾。

康有為則是唯一從頭到尾出現在書中的角色,但作者也充分地寫出他在時代變化中的尷尬與無奈。他是一名先知,思想上超越一般人,但卻終其一生沒有機會貫徹自己的理想。在保守勢力籠罩時,他主張不能見容與當權的變法;而當民主革命成功後,他卻主張與脫節時代潮流的帝制。從改革的墊腳石變成了絆腳石。李十力(原來佘法師的第子、小和尚普淨,是董必武、李大釧與熊十力的合併化身)對他點出了這一點,只能說這是一個時代縮影下的諷剌。

至於佘法師,這名虛構的人物除了開頭與康有為在法源寺中的邂逅與精采對談外,後來則在透露出家前在太平天國的背景後,意外地為大刀王五而死,最終用性命證明了自己的人格。在佘法師的描寫上,李敖難得犯了一個錯誤。在1888年與康有為的初次見面中,佘法師當時四十一歲(57頁),但在十年後的1898年,卻一躍成了六十二歲(289頁),其中產生了十一年的誤差。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書中許多地方都刻意標註年歲,用以突顯對史料考據的準確。但可能沒想到在這個虛構人物身上還是發生了失誤。

<<北京法源寺>>是一部大格局的作品。我們可以當它是歷史來讀,可以當它是哲學來讀,當然也可以當作純粹的小說來讀。即使那些人物都已經離我們遠去,但看到他們為理想奮鬥、甚至不惜犧牲的動人場景時,彷彿仍在目前。自許為現代知識份子的讀者,讀之或當掩卷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