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記得小時候那個電視還只有三台的年代,每到端午節,每個電視台播送都一定是現場直播的龍舟競賽。現在電視頻道的選擇不知比當年多了多少,但拿著遙控器轉了半天,居然沒看到任何一個電視台在轉播龍舟賽的。如果不是有放假,還真會讓人完全忘了今天就是端午節。然而,大部份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慢慢失去了它們的原先濃厚的民俗氣息,這似乎也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除了賺到一天假之外,這些節日帶給我們的意義,可能只剩下那些特殊的節日食品。過年吃年糕、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在台灣好像慢慢變成了烤肉),看來如果說飲食是我們文化的精華,還真有幾分道理,我們的民族節慶就靠這些應景食物撐場面了。只不過隨著生活形態的改變,今天不管在何時何地也都吃得到這些東西,最後只怕連這些原本屬於節慶的食物都要和節慶本身脫鉤了。

說到端午節划龍舟,大家都會想到是為了紀念屈原,甚至有人還會以為端午節本身就是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我之前在一本書上讀到一篇文章,是講到有關端午節和賽龍舟之間關係的考證,我特地把它找了出來。這文章頗有歷史,名為<<端午競渡本意考>>,作者是江紹原,早在1926年就發表了。原文篇幅頗長,也引用了一些相關文獻佐證,在此我只節略重點。首先,端午節競渡的歷史應早於屈原,如果說是當時的人們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划舟競渡,應該是一種附會之說。第二,端午競渡的起源應是古代中國南方的一種禳災祈福活動。第三,原本只是單純以舟將災禍送走的儀式,但可能因為不同地域居民的互相競爭,於是演變成競渡活動。最後,端午節之所以訂在五月,是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多落於農曆五月,而夏至是一個陰陽消長的分界,是一個不吉利的象徵,所以必須舉行某種禳災儀式。不過,作者最後也承認,他無法解釋為何划的是「龍舟」而不是別的。

 

我認為這篇文章的見解是正確的。中國大部份的傳統節慶起源其實都與季節氣候有關,這和當時的農業社會生活型態息息相關。例如春節就是收成後的隆冬之際,農作物不能生長,人們也只好休息;而中秋是天氣轉涼之時,也是收穫的季節,農家需要人手,自然是適合團圓的時候。端午節應該也不例外,由於時近夏至,天氣漸趨炎熱而蟲蛇橫行,傳染病也容易流傳。另外,夏至一過,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黑暗勢力的逐漸增強也讓人感到不安。所以五月被視為「惡月」乃是一個合理的結果。再加上古人迷信,一個「五月」已經不得了了,如果又來個「五日」豈不是惡上加惡?無怪乎生在五月五日的孟嘗君被認為會尅死父母(見<<史記.孟嘗君列傳>>)。既然是一個充滿災禍的時節,消災解厄的活動就免不了,流行於中國南方的「命舟遣災」就是這類活動。我們不知道屈原是否真在五月五日投江,也不能確定他的死是否引來居民爭相乘舟打撈。但如果真有其事,巧妙和原本的禳災活動產生聯結也不算突兀。只是如果說划龍舟起源於屈原的投江事件,那就有點喧賓奪主了。

事實上,以端午競渡來紀念人的說法,也不是只由屈原獨享。南朝梁宗懍所作的<<荊楚歲時記>>中也提到,五月五日是伍子胥的忌日,吳地的人是以競渡來紀念伍子胥而非屈原。東漢時的曹盱就是為了在五月五日祭伍子胥不幸滅頂,他的女兒曹娥悲慟欲絕,也投江而死。這就算了,後來還「經五日,抱父屍出(見<<曹娥碑>>,即蔡邕以『黃絹幼婦外孫韲臼』隱喻為『絕妙好辭』的那一塊碑。)」,如果真有此事,不能不說是奇事一件。除此之外,越地的人則流傳這端午競渡是從越王勾踐開始的。所以說一個端午節要紀念的人還真不少,不同地方的人也依自己的需求來塑造英雄,共同點就是都和競渡這事發生關聯。只是最後顯然屈原佔了上風。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屈原的愛國形象實在太正面了,歷朝歷代的主政者很難不好好利用這一點大加宣傳。

那競渡時划的為什麼是「龍舟」呢?聞一多在<<端午考>>中指出,上古時期生活離不開水的吳越民族好以龍為圖騰,也有在端午節划獨木舟訪友的習俗,後來的划龍舟應該就是由此演變而來。我想這也不無道理,後來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舟船的造型的確都和龍有關。即使是現代,我們也把船體最重要的結構部份稱為「龍骨」,料想應與此不無關係。

不管這端午節划龍舟到底是從何而來,都已經是我們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份。即使我們已經不用像古人一樣消災祈福,但如果多了解一些節慶背後的故事,是否可以一個更有感覺的節呢?在此也順道祝大家過節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